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定随洪流。
意思:侧墙摧毁房屋压老弱,冤声不稳定随洪流。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流民叹》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朔方地区遭受自然灾害后的惨状,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权者未能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的批评。
首段描述了朔方多年来没有好雨,五种不入,春秋两季的祭祀也无法举行。接下来,作者描绘了一场突然的地震,如同巨鳌再次抬游三山,摧毁了许多房屋,压死了许多老弱病残,冤声不断,随着洪流继续蔓延。
随后,作者描述了地面的状况,水势汹涌,十户之中有八九户的家中生鱼头。随着澶渊渡河的日数增加,河北不知虚了多少州,许多人背井离乡,无处求生,耕牛也没有。初来时还能得到一些空地,但后来的人将何以为生呢?
诗中表达了对刺史守令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真正分担国家的忧虑,对哀痛和命令能如父母般执行。然而,作者也指出了朝廷中的问题,朝廷已经启用伊尹、吕尚等名臣,但何时才能看到人民安定呢?
诗的结尾再次表达了对当权者疏远之谋难以陈述的无奈,市井的三言两语可能成为虎,灾祸和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尧汤、水旱时期人们也不知道。最后,作者以桓侯之疾作比,扁鹊治病的故事为喻,呼吁当权者能及时采取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绘和对人民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