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云池泛舟》 渔父一曲歌,沧浪遂知名。

渔父一曲歌,沧浪遂知名。

意思:渔夫一曲歌,沧浪就知道名字。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大云池泛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秋天的江景和渔父的生活。语言清丽,意境深远。 首联“九月莲花死,萍枯霜水清。”以莲花和萍草的枯萎,点明了秋天的时节,同时描绘了江水的清澈。颔联“船浮天光远,棹拂翠澜轻。”进一步描绘了江景的广阔和宁静,船只在天光下漂浮,棹在翠澜中轻轻拂动,形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 颈联“古木□□□,了无烟霭生。”通过描绘古木的萧疏和烟霭的消散,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江边的静谧和空旷。接下来,“游鳞泳皎洁,洞见逍遥情。”通过对鱼儿的描绘,表现了江水的清澈和鱼儿的自由游动,进一步增添了江景的生动和活力。 然后,“渔父一曲歌,沧浪遂知名。”通过渔父的歌声,表现了渔父的逍遥自在和生活情趣,也引出了下面的主题。最后两联“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表达了诗人对渔父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超脱和豁达。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江景和渔父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的美好和人生的逍遥情趣,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九月莲花死,萍枯霜水清。
船浮天光远,棹拂翠澜轻。
古木,了无烟霭生。
游鳞泳皎洁,洞见逍遥情。
渔父一曲歌,沧浪遂知名。
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沧浪

    读音:cāng láng

    繁体字:滄浪

    英语:azure water

    意思:(沧浪,沧浪)

    1.古水名。有汉水、汉水之别流、汉水之下流、夏水诸说。
    《书禹贡》:“嶓冢导

  • 渔父

    解释

    渔父 yú fǔ

    [old fisherman] 渔翁,捕鱼的老人

    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引用解释

    1.老渔翁。《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

  • 知名

    读音:zhī míng

    繁体字:知名

    短语:红 鼎鼎大名 名噪一时 名 尽人皆知 大名鼎鼎 出头露面 如雷贯耳 名牌 显赫

    英语:well known

    意思:<

  • 一曲

    读音:yī qǔ

    繁体字:一曲

    意思:I

    1.水流弯曲处。
    《诗魏风汾沮洳》:“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刘禹锡《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