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与衲僧为轨则。
意思:能与钠僧为准则。
出自作者[宋]释道冲的《偈颂五十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禅宗的哲学和修行的一种理解,它描绘了一种超越语言和概念,直达内心深处的境界。
“坐断十方国土,天上天下独尊底”,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境界,仿佛整个宇宙都在诗人的掌握之中,他独自尊贵,无人能及。这是一种对绝对存在的理解,超越了世俗的观念和定义。
“一步也行不得。口吞三世诸佛,世出世间俱透底,一句也说不得。”这里表达的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境界,即禅宗所说的“言语道断”。这里的一步、一口、一句都象征着禅修的实践,而这种实践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只能通过个人的体验和理解。
“堪与衲僧为轨则”,表明这种境界可以被视为禅修者的准则和规范。
“普化何似一头驴,临济未是白拈贼。”这两句诗是对禅宗大师的批评,他们试图用语言和概念来解释这种不可言说的境界,结果却像是驴和贼。这表明真正的禅修应该是超越语言的,而不是被语言所束缚。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越语言和概念的绝对存在和理解,这是禅修的最高境界。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修行应该是直接体验和理解这种境界,而不是试图用语言来描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