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徐氏金湖书院》 溪声常到枕,山色正含秋。

溪声常到枕,山色正含秋。

意思:溪水声常常到枕头,山色正含着秋天。

出自作者[宋]冯拯的《题徐氏金湖书院》

全文创作背景

《题徐氏金湖书院》是宋代的冯拯所写的一首诗。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可以从诗的内容和题材进行一些推测。 诗题中的“金湖书院”表明这是一所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机构,同时也是文人雅士交流思想、切磋学问的地方。因此,这首诗很可能是冯拯在参观金湖书院时,被书院的环境或氛围所触动,而写下的感怀之作。 此外,诗中还可能表达了冯拯对教育的重视,对文人精神的赞颂,或者对时代背景的抒发等。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艾地多胜,修宁景最幽。
溪声常到枕,山色正含秋。
树密苔封径,庭虚月满楼。
清辉光累世,高义籍名流。

关键词解释

  • 溪声

    读音:xī shēng

    繁体字:溪聲

    意思:(溪声,溪声)
    溪涧的流水声。
    唐·陈润《宿北乐馆》诗:“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
    宋·陆游《登紫翠楼》诗:“水落溪声壮,天寒山色奇。”

  • 山色

    读音:shān sè

    繁体字:山色

    英语:scene of mountains

    意思:山的景色。
    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欧阳修《

  • 枕山

    读音:zhěn shān

    繁体字:枕山

    意思:谓垫得很高的枕头。
    茅盾《无题》:“于是她又照老样子将上半身靠着枕山,左手支着头,左腿一半搭在床沿。”

    解释:1.谓垫得很高的枕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