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张道士归山》 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

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

意思:先生有什么地方去,王屋山访问茅君。

出自作者[唐]王维的《送张道士归山》

全文赏析

《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人间若剩住,天上复离群。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诗,它以一种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方式描绘了人生的选择和追求。 首联“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诗人以一种询问的语气描绘了主人公将要离开人世,前往王屋山拜访茅君的情景。这里,“先生”是对主人公的尊称,“何处去”暗示了他的离世之念,“访茅君”则象征着他对仙道的向往和追求。这一联通过描绘主人公的离世之念,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颔联“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形象。他告别妻子留下炼丹的诀窍,驱使家禽进入白云之中,象征着他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追求更高远的精神境界。这一联通过描绘主人公的离世之举和留下的诀窍,表达了他对仙道的执着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颈联“人间若剩住,天上复离群。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诗人以一种深邃的哲理来描绘主人公的归宿。如果他留在人间还有余地,他会选择离开天上的群仙之列。他愿意像辽城鹤那样,独自在仙界歌唱,让世人听到仙界的歌声。这一联表达了主人公对人间和仙界的看法,他认为在人间还有余地的情况下,他愿意选择留在人间,而不是离开。 整首诗以一种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方式描绘了人生的选择和追求,表达了主人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更高境界的向往。通过描绘主人公的离世之念、对仙道的执着追求和对人间和仙界的看法,这首诗也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意象丰富而寓意深远,使人回味无穷。诗人通过对王屋山、白云、丹诀、辽城鹤等意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主人公对仙道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人间若剩住,天上复离群。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诗,它通过描绘主人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
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
人间若剩住,天上复离群。
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
作者介绍 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关键词解释

  • 王屋

    读音:wáng wū

    繁体字:王屋

    意思:
    1.王者所居之屋。
    《史记周本纪》:“﹝武王﹞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裴骃集解引马融曰:“王屋,王所居屋。”

  • 茅君

    读音:máo jūn

    繁体字:茅君

    意思:指传说中在句容·句曲山修道成仙的茅氏兄弟。
    唐·李颀《题卢道士房》诗:“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
    元·宋无《游三茅华阳诸洞》诗之二:“玉案清香彻夜焚,紫烟成盖覆茅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先生

    读音:xiān shēng

    繁体字:先生

    短语:教员 女婿 汉子

    英语:sir

    意思:
    1.始生子,犹言头生。
    《诗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