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代挽歌》 玄鬓无复根。

玄鬓无复根。

意思:两鬓不再根。

出自作者[南北朝]鲍照的《代挽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感情色彩的诗,主要描绘了诗人独处地下的情景,回忆了过去的生活,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已故英雄的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1. “独处重冥下,忆昔登高台。”诗人以地下独处与昔日登高的对比,引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2. “傲岸平生中,不为物所裁。”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傲骨和坚韧不屈的性格,表明他在生活中不受任何物质的束缚,具有坚强的精神风貌。 3. “埏门只复闭,白蚁相将来。”描绘了诗人目前的处境,生活环境恶劣,被白蚁侵蚀,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4. “生时芳兰体,小虫今为灾。”诗人用芳兰体比喻自己生前的美好和优雅,与小虫成灾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5. “玄鬓无复根,枯髅依青苔。”这两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形象,玄鬓无复根显示诗人的衰老,枯髅依青苔则表现了他的孤寂。 6. “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诗人回忆过去好饮酒的场景,素盘进青梅的细节描绘出过去生活的美好,更加凸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7. “彭韩及廉蔺,畴昔已成灰。”诗人用彭韩、廉蔺等已故英雄比喻自己过去的壮志和豪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8. “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最后两句诗人以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的感慨结束全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英雄已逝的深深哀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已故英雄的敬仰。诗歌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独处重冥下。
忆昔登高台。
傲岸平生中。
不为物所裁。
埏门只复闭。
白蚁相将来。
生时芳兰体。
小虫今为灾。
玄鬓无复根。
枯髅依青苔。
忆昔好饮酒。
素盘进青梅。
彭韩及廉蔺。
畴昔已成灰。
壮士皆死尽。
余人安在哉。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玄鬓

    读音:xuán bìn

    繁体字:玄鬢

    意思:(玄鬓,玄鬓)

    1.黑色鬓髮。
    《淮南子道应训》:“深目而玄鬓,泪注而鸢肩。”
    汉·王粲《七释》:“鬒髮玄鬓,修项秀颈。”

  • 无复

    读音:wú fù

    繁体字:無復

    意思:(无复,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
    《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
    陈奇猷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