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 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

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

意思:也听说过青城山,这老头是有道。

出自作者[宋]林光朝的《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时间和知识的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了“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知识的浩渺。作者感叹自己已经老了,许多未见的书籍是如此令人惋惜。这种感慨反映了作者对时间和知识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其次,诗中提到了子云和同叔等人的经历,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和对自己的感慨。作者认为青城山的翁是为有道之人,瞿塘峡的险恶也无法阻挡他对知识的追求。这种追求体现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执着。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黄鹤楼、道州周南等地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作者在听书下考、周南勿留滞等行动中,也表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与道州分手的酸辛和璠玙被众人所宝的感慨,以及对十日不得面的无奈和草草分别的遗憾。这些情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美文,通过描述作者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时间和知识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感人,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
所有未见书,惜哉吾已老。
子云客长安,陈迹如一扫。
同叔向来人,我生苦不早。
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
瞿塘不可上,秋梦长颠倒。
白日来西昆,一见自应好。
纵谈百代前,至竟非苦槁。
多为开口笑,明月生怀抱。
黄鹤有高楼,恍如事幽讨。
揽辔逢道州,听书下下考。
周南勿留滞,掇拾供史藁。
分手重酸辛,璠玙众所宝。
十日不得面,何为太草草。

关键词解释

  • 青城山

    引用解释

    在 四川省 都江堰市 城西南。山形如城,故名。北接 岷山 ,连峰不绝,以 青城 为第一峰。山中有八大洞、七十二小洞,风景秀丽。相传 东汉 张道陵 修道于此。道教称为“第五洞天”。《太平御览》卷五四引《玄中记》:“ 蜀郡 有 青城山 ,有洞穴潜行,分道为三,道各通一处,西北通 昆仑 。”《云笈七籤》卷一百:“﹝ 黄帝 ﹞南至 青城山 ,

  • 青城

    读音:qīng chéng

    繁体字:青城

    意思:
    1.宋斋宫名。一在南薰门外,为祭天斋宫,谓之南青城;一在封丘门外,为祭地斋宫,谓之北青城。
    宋·吴自牧《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所谓青城,止以

  • 有道

    读音:yǒu dào

    繁体字:有道

    英语:have attained the Way; be accomplished in the Way

    意思:
    1.有才艺或有道德。
    《周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