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张沙河游齐鲁诸邦》 平生贷米家,十辈来簿责。

平生贷米家,十辈来簿责。

意思:平时借米家,有人来责备。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送张沙河游齐鲁诸邦》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张侯的遭遇为线索,通过他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贫寒士人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段描绘了张侯在邺下麦地的艰辛生活,他为了生计,不得不三番五次地去沙河,而他的生活状况也令人同情。同时,作者也通过描绘张侯的笔力,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赞赏。 第二段则通过描述张侯的平生经历,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张侯一生都在努力学习经纶之道,胸中藏有奇画,但他的生活却十分艰难,甚至连一顿饱饭都难以得到。作者通过描绘张侯的妻子和儿子的生活状况,进一步表达了对贫寒士人的同情。 第三段则通过描述张侯听说共伯城的情况后,想要前往立四壁的愿望,表达了对他的支持之情。同时,作者也通过描述张侯面临的困境,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担忧。 最后一段则通过描述张侯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他的鼓励和支持。作者认为,贫寒士人应该像举大木一样,借助他人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作者也呼吁社会各界应该关注贫寒士人,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整首诗以张侯的经历为线索,通过描绘他的生活状况和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贫寒士人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同时,作者也通过赞美张侯的才华和品质,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张侯去沙河,三食邺下麦。
笔力望晁董,颇遗俗眼白。
平生学经纶,胸中负奇画。
未论功活人,饱饭不常得。
妻寒尚宾敬,儿饿犹笔墨。
侧闻共伯城,鱼稻颇宜客。
又持尘生甑,欲往立四壁。
平生贷米家,十辈来簿责。
囊无孔方兄,面有在陈色。
守株伺投兔,岁晚将何获。
广道无人行,春风转沙石。
栖栖马如狗,去谒东侯伯。
布衣未可量,苍髯身八尺。
鱼乾要斗水,士困易为德。
譬之举大木,人借一臂力。
诸公感意气,岂待故相识。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平生

    读音:píng shēng

    繁体字:平生

    短语:固 一向 有史以来 向来 素 素来 自来 从 根本 历来 从来 从古至今 向

    英语:all one\'s life

  • 簿责

    读音:bù zé

    繁体字:簿責

    意思:(簿责,簿责)
    依据文书所列罪状逐一责问。
    《汉书张汤传》:“上以汤怀诈面欺,使使八辈簿责汤。”
    颜师古注:“以文簿次第一一责之。”
    《隋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