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 斜阳目断。

斜阳目断。

意思:斜阳目断。

出自作者[元]陆留的《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秋意和思念的诗。首句“斜阳目断,秋晚芦花岸”描绘了夕阳余晖中,视线被阻断,秋晚的芦花岸边一片寂静的景象,给人一种落寞和孤寂的感觉。接着,“去信来音俱散漫,阵阵新寒惊雁”描述了书信和音讯都散乱不定,阵阵新寒惊扰了雁群,进一步加深了孤独和寂寥的情绪。 然后,“愁将梧石描成,寄情只为思卿”通过描绘梧桐和石头,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最后,“笔下淋漓水墨,满空雨响风声”则用水墨画的笔触和风雨声响,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营造了一种孤寂、思念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人运用生动的描绘和比喻,使得诗歌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风送入斜阳。-- 出自《诉衷情·孤城寒角韵悠》作者:[元]丘处机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暮。-- 出自《点绛唇·古寺萧条》作者:[元]刘秉忠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芳草斜阳路。-- 出自《点绛唇·分袂情怀》作者:[宋]陈允平
  • 帆影斜阳里。-- 出自《贺新郎·帆影斜阳里》作者:[宋]黎廷瑞
  • 芳草斜阳笛。-- 出自《点绛唇·绿染春波》作者:[宋]李莱老
  • 目断南枝。-- 出自《柳梢青·目断南枝》作者:[宋]杨无咎
  • 目断书鸿。-- 出自《罗敷歌/采桑子》作者:[宋]贺铸
  • 目断瑶川。-- 出自《木兰花减字/减字木兰花》作者:[宋]陈师道
  • 目断苹汀。-- 出自《六州歌头·将军何日》作者:[宋]黄机
诗句原文
斜阳目断。
秋晚芦花岸。
去信来音俱散漫。
阵阵新寒惊雁。
愁将梧石描成。
寄情只为思卿。
笔下淋漓水墨,满空雨响风声。

关键词解释

  • 斜阳

    读音:xié yáng

    繁体字:斜陽

    短语:残阳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斜阳,斜阳)
    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

  • 目断

    读音:mù duàn

    繁体字:目斷

    意思:(目断,目断)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丘为《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宋·晏殊《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