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瓜州临江亭留题》 谁构危亭已半空,野人时得恣疏慵。

谁构危亭已半空,野人时得恣疏慵。

意思:谁造成危亭已经空了一半,野人时常得到任意疏慵。

出自作者[宋]潘阆的《瓜州临江亭留题》

全文赏析

这首诗《谁构危亭已半空,野人时得恣疏慵》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诗人闲适心情的诗。通过对危亭、江心浪、金山寺钟、燕雀、鱼龙、蛙声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出自己闲适、自由的情感。 首句“谁构危亭已半空,野人时得恣疏慵”中,“危亭”可能指的是一种高耸的亭子,而“构”字暗示了这种亭子的建造过程并不容易,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努力。而“已半空”则暗示了这座亭子的建造时间并不短,而且现在已经被风吹雨打、岁月侵蚀,变得半空悬在空中。这样的描绘,既体现了自然的壮美,也体现了时间的流逝。而“野人”一词,则表达了诗人的自嘲,他自称“野人”,表示自己是一个不拘礼节的隐士,能够自由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闲观扬子江心浪,静听金山寺里钟”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江景和听到的钟声。扬子江是中国长江的一段,江心浪则体现了江水的澎湃和动荡。金山寺则是一座位于长江边的著名寺庙,钟声悠扬。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自然的壮美,也体现了人文的和谐。 “醉卧岂能妨燕雀,狂吟争法劝鱼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自由和豪情。他表示即使醉倒在床上,也不会妨碍燕雀在身边飞舞,他尽情地狂歌吟唱,希望能鼓励鱼龙们游动。这样的描绘,既体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也体现了他的乐观和积极。 最后,“夜来雨歇蛙声乱,忆著嵩阳千万峰”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听到的蛙声和回忆的山峰。蛙声在雨后特别响亮,而诗人回忆的却是嵩阳千万峰,这是他故乡的山峰。这样的描绘,既体现了自然的生机,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诗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的自由、豪放、乐观和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构危亭已半空,野人时得恣疏慵。
閒观扬子江心浪,静听金山寺里钟。
醉卧岂能妨燕雀,狂吟争法劝鱼龙。
夜来雨歇蛙声乱,忆著嵩阳千万峰。
作者介绍
潘阆(làng)(?~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关键词解释

  • 野人

    读音:yě rén

    繁体字:野人

    英语:geek

    意思:
    1.上古谓居国城之郊野的人。与“国人”相对。
    《左传定公十四年》:“大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

  • 半空

    读音:bàn kōng

    繁体字:半空

    英语:in midair; in the air

    意思:
    1.半数已空。
    《新唐书宦者传上仇士良》:“士良因纵兵捕,无轻重,悉毙两军,公卿

  • 危亭

    读音:wēi tíng

    繁体字:危亭

    意思:耸立于高处的亭子。
    唐·白居易《春日题干元寺上方最高峰亭》诗:“危亭绝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
    朱自清《南京》:“燕子矶在长江里看,一片绝壁,危亭翼然,的确惊

  • 人时

    读音:rén shí

    繁体字:人時

    英语:man-hour

    意思:(人时,人时)
    指有关耕穫的时令节气。亦指历法。
    《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 疏慵

    读音:shū yōng

    繁体字:疏慵

    英语:lazy

    意思:疏懒;懒散。
    唐·元稹《臺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诗:“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宋·梅尧臣《自咏》:“非同叔夜傲,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