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弘未死时,应无此颜色。
意思:苌弘没死的时候,应该没有这种颜色。
出自作者[唐]吴融的《草》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诗,它描绘了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颜色,通过这种颜色,又引出了一个古代的历史人物,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深度。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染亦不可成”,给人一种这种颜色无法模仿、无法再造的感觉,它独特而神秘,无法用常规的方法复制。次句“画亦不可得”,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颜色的独特性,即使是最熟练的画家也无法在画布上重现这种颜色。这两句诗,通过染和画两个动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冲突,使读者对这种神秘的颜色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然后,诗人引出了苌弘这个名字,使诗的意境一下子扩大开来。苌弘是古代的一位忠臣,他的血被认为是碧色的。诗人通过“苌弘未死时,应无此颜色”这两句诗,给读者留下了深思的空间。诗人的言外之意是,即使是苌弘的血,也未有这种颜色。那么,这种颜色到底是什么呢?诗人没有明说,留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
整首诗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通过描绘一种无法形容的颜色,引出了一个古代的历史人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冲突,使诗的情节更加丰富和深沉。同时,诗人的写作技巧也十分高超,通过染、画、苌弘等元素的巧妙组合,使诗的语言既生动形象,又富有哲理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