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青云亭闲望》 峥嵘四封壮,缥缈佳气捧。

峥嵘四封壮,缥缈佳气捧。

意思:峥嵘四封壮,缥缈气象捧。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青云亭闲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登高远眺,抒发内心感慨的诗。作者通过登亭远望,感受到广阔的自然景色和壮丽的山河,心情为之开朗。同时,也看到了城市的繁华和忙碌的人们,对比之下,更显得自然的清幽和宁静。 在诗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城市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的喧嚣的厌倦。同时,也通过对比自然和城市的景象,暗示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城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登此亭高,夐脱藩庑拥。
开颜广轩辟,吹面惊飙动。
城回石崖抱,山乱寒潮涌。
谷草晚更芳,沙泉细犹汹。
峥嵘四封壮,缥缈佳气捧。
连天广衢走,拂日长檐耸。
区区射声利,浩浩奔蹄踵。
趋营众所便,冒涉吾久恐。
缅想山水宅,环观松桧拱。
属耳天籁乐,脱身人事冗。
幽闲味虽薄,放荡愚所勇。
穷凶势犹竞,杀伐声更詾。
扬扬敛臣贵,烨烨兵宫宠。
谅知草茅微,无补社稷重。
牧放手幽鞭,耕锄躬瘦陇。
尚或此心谐,岂云吾道壅。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峥嵘

    读音:zhēng róng

    繁体字:崢嶸

    短语:峥 嵯峨 巍峨 峻

    英语:extraordinary

    意思:(峥嵘,峥嵘)

    1.高峻貌。

  • 缥缈

    读音:piāo miǎo

    繁体字:縹緲

    英语:dimly discernible; misty

    意思:(缥缈,缥缈)
    亦作“缥眇”。亦作“缥渺”。

    1.高远隐约貌。

  • 四封

    引用解释

    1.四面疆界。《国语·越语下》:“王曰:‘ 蠡 为我守於国。’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 蠡 不如 种 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 种 亦不如 蠡 也。’”《管子·中匡》:“爱四封之内,而后可以恶竟外之不善者。”

    2.四境之内;四方。《晏子春秋·谏下二二》:“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