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思齐上人》 松下中峰路,怀师日日行。

松下中峰路,怀师日日行。

意思:松下中峰的路,怀老师天天走。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寄思齐上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充满禅意的诗,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诗人以松下中峰路为引子,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怀念,每日行走在这条路上,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静钟浮野水,深寺隔春城。”这两句描绘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景象,钟声在野外水面上飘荡,深深的寺庙与春天的城市相隔。这里的“隔”字用得非常巧妙,既表达了寺庙与城市的距离,又暗示了僧人与世俗的隔离。 “阁掩茶烟晚,廊回雪溜清。”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色,阁楼掩映在茶烟之中,走廊回荡着清晰的雪水声。这里的“掩”和“回”字用得非常生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后的“当期相就宿,诗外话无生。”表达了诗人期望与老师相聚,在诗歌之外谈论无生之理的愿望。这里的“无生”是佛教概念,指的是超越生死的境界。 整首诗充满了宁静、深远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怀念以及对禅宗哲理的追求。诗歌的语言简练,意象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松下中峰路,怀师日日行。
静钟浮野水,深寺隔春城。
阁掩茶烟晚,廊回雪溜清。
当期相就宿,诗外话无生。
作者介绍 谢朓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 松下

    读音:sōng xià

    繁体字:鬆下

    意思:
    1.松树之下;松间。
    唐·李白《淮南卧病书怀》诗:“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闲白。”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