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如故人,牧竖随马鞍。
意思:山色像老朋友,牧童随马鞍。
出自作者[宋]张栻的《展省龙塘有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十年衡山阴,驱马几往还》是一首对衡山的深情赞歌,表达了诗人对衡山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十年衡山阴,驱马几往还”,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自己在衡山阴面生活了十年,驱马前去又返回的画面,表达出对衡山的深深眷恋。
颔联“山色如故人,牧竖随马鞍”,诗人将衡山比作故人,表达出对衡山的亲切感,同时描绘出牧童跟随马鞍在山中游荡的画面,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颈联“俯伏长松下,清晨涕汍澜”,诗人俯伏在长松之下,清晨时分流下了眼泪,进一步表达出对衡山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四句“念昔初拱把,兹焉影团栾。白云归何时,日月如转环”,诗人回忆起初到衡山时树木稀疏的情景,如今已是树影婆娑。而白云何时会归,日月如转环,描绘出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矫首祝融峰,依前倚高寒。於焉百感集,欲去良独难”,诗人抬头看向祝融峰,依然感到高处寒意袭人。在这里,诗人感到百感交集,想要离开却又感到困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对衡山的描绘和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的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首优秀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