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遮藏自一川,日高茅屋始炊烟。
意思:水竹林遮藏从一条,太阳高茅草屋开始做饭烟。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复次烟字韵后黄大临庭坚见寄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水竹遮藏自一川,日高茅屋始炊烟》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水竹遮藏自一川,日高茅屋始炊烟”描绘了乡村的环境和早晨的景象。水竹掩映下的小村庄,高高的太阳照在茅屋上,炊烟袅袅升起,给人一种宁静、和平的感觉。
颔联“犬牙舂米新秋後,麦粒烝茶欲社天。”描绘了乡村的生活场景,秋天收获后,用犬牙状的石头舂米,准备社日(农村祭祀神灵的节日)的食品;用麦粒煮茶,准备待客。这一联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和热情。
颈联“冠盖只今成弃物,杉松他日记栽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繁华不再的感慨,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向往。杉松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永恒,也象征着自然和纯朴的生活方式。
尾联“定应笑我劳生在,卯睡闻呼衣为颠。”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厌倦,他希望像乡村生活那样,早上醒来听到叫起床的声音而不是闹钟,不需要为生计奔波,可以悠闲地享受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平、悠闲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忙碌、喧嚣的城市生活有所反思。这种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也是诗歌的魅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