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画山水寄无斁题其上》 毫素开尘牖,江山入草堂。

毫素开尘牖,江山入草堂。

意思:毫素开尘窗,江山入草堂。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自画山水寄无斁题其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韵味的诗,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湘吴昔穷览,怀抱自难忘”描绘了诗人曾经在湘吴一带尽情游览的场景,这个经历使他难以忘怀。这里的“穷览”二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沉醉,而“怀抱自难忘”则表现出他对这段经历的深深眷恋。 颔联“毫素开尘牖,江山入草堂”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用笔墨描绘出的自然景色。他通过文字打开了尘封的窗户,使得壮丽的江山景色进入了他的草堂。这里的“毫素”指笔墨,“尘牖”指尘封的窗户,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通过文字将自然景色带入室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 颈联“寄君花县里,虚我竹林傍”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他将鲜花寄送到友人的县衙,而自己在竹林旁空虚地等待。这里的“寄君”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虚我”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竹林旁的孤独和期待。 尾联“何物酬斯赠,清诗要一囊”则是诗人对友人赠送的回应。他表示要用一袋子清诗来回报友人的赠送。这里的“酬斯赠”表达了诗人的感激之情,“清诗要一囊”则是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才华的赞美。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赞美,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湘吴昔穷览,怀抱自难忘。
毫素开尘牖,江山入草堂。
寄君花县里,虚我竹林傍。
何物酬斯赠,清诗要一囊。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江山

    读音:jiāng shān

    繁体字:江山

    短语:国家 国度 邦 国

    英语:country

    意思:
    1.江河山岳。
    《庄子山木》:“彼其道远而险,又

  • 草堂

    读音:cǎo táng

    繁体字:草堂

    英语:thatched cottage

    意思: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钟山之英,草

  • 毫素

    读音:háo sù

    繁体字:毫素

    意思:
    1.毛笔和写字作画用的白色细绢。后泛称纸笔。
    《文选陆机<文赋>》:“纷威蕤以馺沓,唯毫素之所拟。”
    李善注:“毫,笔也……书缣曰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