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望江南/忆江南》 极目暮云长。

极目暮云长。

意思:极目暮云长。

出自作者[宋]李纲的《望江南/忆江南》

全文赏析

这首诗《征骑远,千里别沙阳》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诗,表达了离别远行的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题目就暗示了这首诗的主题——离别。诗的第一句“征骑远,千里别沙阳”,直接点明主题,描绘出远行的人骑马离开,与家乡渐行渐远。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场景,使人立刻感受到了远行者的孤独和迷茫。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远行者离开后的景象。“泛碧斋傍凝翠阁,凄云寺里印心堂。回首意茫茫。”这里,“泛碧斋”、“凝翠阁”、“凄云寺”等都是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但这些景色在“回首意茫茫”中都化为了对家乡的思念和迷茫。同时,“印心堂”可能暗示了家乡的一些特别的地方,或者是远行者特别怀念的地方。 “分水岭,烟雨正凄凉”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迷茫。“分水岭”可能指的是远行者即将离开的起点,同时也是与家乡分隔的象征。而“烟雨正凄凉”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悲伤和迷茫。 最后两句“南望瓯闽连海峤,北归吴越过江乡。极目暮云长。”描绘了远行者的视野,他或她向南方望去,看到了温州和福建相连的海岸,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无法回到吴越地区。这种对家乡的思念和无法回归的痛苦被进一步强调出来。同时,“极目暮云长”也表达了远行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远行者的思念,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诗中使用了美丽的景色来衬托离别的悲伤,同时也通过描绘远行者的视野来强调无法回归的痛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征骑远,千里别沙阳。
泛碧斋傍凝翠阁,凄云寺里印心堂。
回首意茫茫。
分水岭,烟雨正凄凉。
南望瓯闽连海峤,北归吴越过江乡。
极目暮云长。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关键词解释

  • 极目

    读音:jí mù

    繁体字:極目

    短语:一览 一览无余

    英语:look as far as the eye can

    意思:(极目,极目)

    1.满目;充满视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