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云蓄雨无踪迹,怨鹤啼猿自往还。
意思:藏云蓄雨无踪迹,怨恨鹤猿猴从往来。
出自作者[宋]章潜的《栲栳山》
全文赏析
《栲栳山》是宋代诗人章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栲栳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结构紧凑,意境深远。诗的前两句“云锁千峰碧玉堆,雨淋万壑琉璃开”,通过对栲栳山的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运用了“云锁”、“雨淋”等生动的意象,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云雾缭绕、雨水滋润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其次,从内容上看,这首诗通过对栲栳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翠峦叠嶂如屏障,绿水环绕似镜台”,这里的“屏障”和“镜台”形象地表现了栲栳山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栲栳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如同家园的守护者和寄托乡愁的象征。此外,诗中还提到“故乡何处觅知音,唯有青山共长亭”,这里的“青山”指的就是栲栳山,诗人通过与青山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从技巧上看,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象征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例如,诗中的“云锁千峰碧玉堆”一句,将云彩比作锁链,将山峰比作碧玉堆,形象地展现了栲栳山的美丽景色;又如“故乡何处觅知音,唯有青山共长亭”一句,将青山比作知音,将自己与青山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总之,《栲栳山》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栲栳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