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守居园池杂题·望云楼》 巴山楼之东,秦岭楼之北。

巴山楼之东,秦岭楼之北。

意思:巴山楼的东,秦岭楼的北面。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守居园池杂题·望云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巴山和秦岭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陶醉。 首句“巴山楼之东,秦岭楼之北”交代了楼的位置,分别位于巴山和秦岭。这两座山都是中国的著名山脉,具有壮丽的山势和丰富的自然风光。诗人用“楼之东”和“楼之北”来形容它们,暗示了楼的位置之高,使得诗人能够从楼上俯瞰到它们的壮美景色。 “楼上卷帘时,满楼云一色”是诗的精华所在。诗人卷起窗帘,看到了满楼的云色,与楼外的景色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这里的“卷帘”是一个动作,暗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时的专注和投入。而“满楼云一色”则形象地描绘了云彩满天、云海翻腾的景象,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这首诗的韵律优美,语言简练,通过描绘云海和山峦的壮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巧和敏锐的观察力,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美景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诗人的情感。它不仅让人欣赏到自然的美景,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巴山楼之东,秦岭楼之北。
楼上卷帘时,满楼云一色。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巴山

    读音:bā shān

    繁体字:巴山

    英语:Bashan Mountain

    详细释义:1.山名。位在陕西省西乡县西南,支峰绵亘数百里,跨南郑及四川的南江、通江诸县,包括孤云、小巴、米仓诸山

  • 秦岭

    读音:qín lǐng

    繁体字:秦嶺

    英语:Qinling Mountains

    意思:(秦岭,秦岭)

    1.山名。又名秦山、终南山,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三秦记》:“秦岭东

  • 东秦

    读音:dōng qín

    繁体字:東秦

    意思:(东秦,东秦)
    战国时秦昭王曾称西帝,齐愍王曾称东帝,两国皆以其富强而东西并立,后因称齐国或齐地为“东秦”。
    《晋书慕容德载记》:“青·齐沃壤,号曰‘东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