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为刘健之题所藏蜀石图》 守阙留伏申,待访孰与伍。

守阙留伏申,待访孰与伍。

意思:守在朝廷留我申,接待访问谁与伍。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为刘健之题所藏蜀石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蜀石经的赞美诗,表达了对古文化的热爱和对古物的珍视。 首段描述了作者多次收集蜀石经的经历,表达了对古物的热爱和珍视。第二段描述了蜀石经的流传和保存情况,表达了对古文化的敬意和赞美。第三段表达了作者对古物的珍视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古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古文化的热爱和对古物的珍视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古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期望,希望古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视古文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古文化的赞美诗,表达了对古文化的热爱和对古物的珍视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古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残遗蜀石经,收聚十获五。
勤搜兼巧遇,彼苍眷嗜古。
流传阅百年,藏者可指数。
踵观盛师儒,证辨析丝缕。
鲰生安置喙,矘视屡起舞。
尤幸邀天章,篆画出冲主。
雄姿走螭龙,奥雅胎石鼓。
刘侯为发箧,光气烂庭户。
方将却魔魅,复旦万物睹。
守阙留伏申,待访孰与伍。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守阙

    读音:shǒu quē

    繁体字:守闕

    意思:(守阙,守阙)

    1.守候于宫门。
    《汉书王莽传上》:“庶民、诸生、郎吏以上守阙上书者日千余人。”
    《后汉书质帝纪》:“或以喜怒驱逐长吏,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