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意思: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是一首对酴醾的赞美诗。酴醾是一种春天开花的植物,其花色洁白如玉,香气淡雅,因此常被用作春天的象征。这首诗通过对酴醾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时间的感悟。
首联“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描绘了酴醾的特点,它不与百花争春,却在百花凋零之后独自绽放,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品质。这也暗示了人生中的某些时刻,人们在繁华过后才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颔联“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酴醾的花朵,如同青色的蛟龙行走在白玉般的骨朵上,又如羽状的华盖覆盖着珠帘。这些比喻形象生动,让人感受到酴醾的美丽和独特。
接下来的几联中,诗人借酴醾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他赞美酴醾的艳而不俗,香远益清,即使在凄凉的环境中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即使无人欣赏也能独自散发着清香。这也象征着人们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美好和坚韧。
诗人在尾联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担忧。他担心朋友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归来,必定是被酴醾所挽留。最后一句“昨宵雷雨恶,花尽君应返”更是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担忧,因为前夜雷雨交加,酴醾都已凋零,诗人猜想朋友也应该返回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酴醾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担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