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答叶学古》 湖上荷花生,黄鹂飞柳洲。

湖上荷花生,黄鹂飞柳洲。

意思:湖上荷花生,黄鹂飞柳洲。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次韵答叶学古》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江南武林(杭州)游玩的场景,表达了他们脱离尘世、逍遥自在的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昔我游武林,值子长江头”,诗人回忆往事,与友人在长江畔的武林相遇。这里通过“昔我”与“值子”的对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美好回忆。 接下来“我时方南辕,子亦将西舟”,描述了当时诗人南行,而友人则准备乘船西去的情景。这里的描绘生动,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当时的离别氛围。 然后“相见两大笑,典衣上高楼”,诗人与友人相见后十分开心,甚至典当了衣服也要上高楼畅饮。这一描述形象生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中还描绘了高楼上的美景:“楼高不知暑,五月凝清秋。环观四山明,俯视万井稠。”通过诗人的描绘,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高楼上的清凉与美景。 “喧喧市中人,日暮歌吹浮。”这句诗描绘了市井的喧嚣与日落时分的歌声,形象生动。 “忘形与子饮,一醉余无谋。”诗人与友人痛饮,忘却形骸,一醉方休,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他们在湖上划船、追逐轻鸥的场景,展现了他们脱离尘世、逍遥自在的心境。 “晚访城隅寺,竹林森如帱。”这句诗描绘了他们晚上探访城隅寺,寺庙周围的竹林幽深如帷帐。 “斫薪煮山茗,萧洒破百忧。”诗人在这里描绘了用柴火煮山茗的场景,表现出他们的潇洒与豁达,能够破除百忧。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与友人游玩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们深厚的情谊和逍遥自在的心境,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我游武林,值子长江头。
我时方南辕,子亦将西舟。
相见两大笑,典衣上高楼。
楼高不知暑,五月凝清秋。
环观四山明,俯视万井稠。
喧喧市中人,日暮歌吹浮。
忘形与子饮,一醉余无谋。
湖上荷花生,黄鹂飞柳洲。
翻然摇两桨,下上逐轻鸥。
不觉脱尘世,自谓逍遥游。
晚访城隅寺,竹林森如帱。
斫薪煮山茗,萧洒破百忧。
脚懒厌廛阓,五日成淹留。
肃肃太史家,门阑闲且幽。
荒亭荫疏桐,雀斗闻啾啁。
其人绝世贤,揶揄困时流。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荷花

    解释

    荷花 héhuā

    (1) [lotus]

    (2) 多年生草本,生于水中,叶圆大,花红或白,种子称莲,地下茎为藕

    (3) 莲的花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黄鹂

    读音:huáng lí

    繁体字:黃鸝

    英语:troupial

    意思:(黄鹂,黄鹂)
    鸟名。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常被饲养作笼禽。吃森林中的害虫,对林业有益。也叫鸧

  • 柳洲

    读音:liǔ zhōu

    繁体字:柳洲

    意思:有柳林的洲渚。
    元·睢玄明《耍孩儿咏西湖》套曲:“步芳茵近柳洲,选湖船觅总宜。”
    元·张可久《寨儿令九日登高》曲:“过柳洲,唤兰舟,长空雁声啼暮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