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楼早秋》 清风水蘋叶,白露木兰枝。

清风水蘋叶,白露木兰枝。

意思:清风水苹叶,白露木兰树枝。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江楼早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国秋天的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南国虽多热,秋来亦不迟。”描绘了南国的气候特点,虽然炎热,但秋天来得并不晚。这展示了诗人对季节转换的敏感和对南国风土人情的深入了解。 颔联“湖光朝霁后,竹气晚凉时。”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景,早晨天晴后的湖水与夜晚凉爽的竹林气息,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宁静的秋景图。 颈联“楼阁宜佳客,江山入好诗。”诗人赞美了南国的建筑和自然景观,楼阁适宜接待佳客,江山美景如诗如画。 接着,诗人在尾联中通过“清风水蘋叶,白露木兰枝。”进一步描绘了南国的秋天细节,清风吹动水面上的蘋叶,白露挂在木兰枝上,细节生动,使人仿佛置身其中。 随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向往之情,“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腊资。”他想要安排隐居生活,需要筹备生活物资。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最后,“匡庐一步地,官满更何之。”诗人以匡庐为例,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秋天的南国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自由生活的情感。诗人的描绘细腻生动,情感真挚,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南国的秋天之美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国虽多热,秋来亦不迟。
湖光朝霁后,竹气晚凉时。
楼阁宜佳客,江山入好诗。
清风水蘋叶,白露木兰枝。
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腊资。
匡庐一步地,官满更何之。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木兰

    读音:mù lán

    繁体字:木蘭

    英语:magnolia

    意思:(木兰,木兰)

    1.香木名。又名杜兰、林兰。皮似桂而香,状如楠树。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

  • 白露

    读音:bái lù

    繁体字:白露

    短语:大暑 春分 小满 立夏 清明 霜冻 大雪 小雪 大寒 小暑 立秋 芒种 雨水 夏至 霜降 寒露 冬至 立春 秋分 惊蛰

    英语:White

  • 清风

    读音:qīng fēng

    繁体字:清風

    英语:fresh wind

    意思:(清风,清风)

    1.清微的风;清凉的风。
    《诗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 露木

    读音:lù mù

    繁体字:露木

    意思:指经受着风霜露雪考验的树木。
    《南齐书王融传》:“春庚秋蟀,集候相悲;露木风荣,临年共悦。”
    前蜀·贯休《和杨使君游赤松山》:“乳猿剧黠挂险树,露木翠脆生诸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