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夜感怀》 哀哉齐体人,魂气今何征。

哀哉齐体人,魂气今何征。

意思:哀哉齐体人,灵魂现在什么征。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秋夜感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深人静时,一个人独宿在空房中的感受,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的深深哀思。 首句“风叶相追逐,庭响如人行”,诗人以风中的叶子为意象,描绘了它们在夜风中相互追逐的情景,这似乎象征着生命的流转和无常。而庭院的响动,就像人在行走一般,进一步营造出深夜的寂静和孤独。 “独宿不成寐,起坐心屏营。”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无法入睡,坐起来后心中更是充满了不安和忧虑。这不仅是对孤独的描绘,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深深忧虑。 “哀哉齐体人,魂气今何征。”这两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哀叹。诗人可能正在想念已经离世的亲人,或者是对生命中无法挽回的事情的哀叹。魂气今何征,是对生命无常的直接表达,生命如同风中的气息,转瞬即逝。 “曾不若陨箨,绕树犹有声。”这两句以落箨为比,表达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和坚韧。虽然生命脆弱,但就像落下的叶子和箨一样,即使离开树干,它们仍然留下了声音和记忆。这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坚韧。 “涕泪不能止,月落鸡号鸣。”诗人的泪水无法止住,直到月亮落下,公鸡开始报晓。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深哀思和对时间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夜的寂静和孤独,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的深深哀思。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叶相追逐,庭响如人行。
独宿不成寐,起坐心屏营。
哀哉齐体人,魂气今何征。
曾不若陨箨,绕树犹有声。
涕泪不能止,月落鸡号鸣。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哀哉

    读音:āi zāi

    繁体字:哀哉

    英语:wellaway

    详细释义:1.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礼记?檀弓下:『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文选?曹植?三良诗:『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 齐体

    读音:qí tǐ

    繁体字:齊體

    意思:(齐体,齐体)

    1.犹如一体。
    汉·王充《论衡骨相》:“当邓通之幸文帝也,贵在公卿之上。赏赐亿万,与上齐体。”

    2.匹配;结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