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博物岂虚传,自斸龙泉古狱边。
意思:从前人博物岂虚传,从斸龙泉古狱边。
出自作者[宋]李洪的《过张司空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人博物岂虚传,自斸龙泉古狱边。今代司空应见惯,斗间何用气冲天。》是一首描绘古代冶铁场景的诗,通过对冶铁过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工艺的赞美和对技艺高超的工匠的敬意。
首句“昔人博物岂虚传”中,“博物”一词在此处指的是对各种事物都有所了解的人,这样的人通常具有丰富的知识,对各种技艺都有所涉猎。作者以此形容古代的工匠,表明他们对工艺的精通和了解并非空谈,而是经过了实践的验证。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工匠技艺的高度赞扬。
“自斸龙泉古狱边”描绘了冶铁场地的场景,龙泉古狱指的是古代的冶铁场,而“自斸”则表达了作者亲自前往冶铁场地的经历。这句诗描绘了作者亲眼所见,古代工匠在龙泉古狱边进行冶铁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工艺的赞美。
“今代司空应见惯”中的“司空”是古代官职名,这里代指当代的官员或观察者。这句诗表达了现代的观察者或官员对于冶铁这样的场景应该见惯,因为这是古代工艺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这也暗示了古代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最后一句“斗间何用气冲天”是对冶铁过程的生动描绘。这句诗中,“斗间”指的是冶铁炉中的空间,“气冲天”则描绘了冶铁过程中产生的巨大蒸汽和火焰冲向天空的情景。这句诗表达了冶铁过程的壮观和热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工艺的敬意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冶铁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工艺的赞美和对技艺高超的工匠的敬意。同时,这首诗也暗示了古代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以及现代观察者或官员应该见惯此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