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潮》 倏见江头万鼓催,更闻脚底一声雷。

倏见江头万鼓催,更闻脚底一声雷。

意思:忽见上游万鼓催,另外听说脚底下一声雷。

出自作者[宋]袁说友的《观潮》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气势的诗,通过对江涛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壮丽山河的赞美。 首句“倏见江头万鼓催,更闻脚底一声雷。”描绘了江涛的威势,仿佛有千军万马在催促着人们前行,脚下也能听到雷鸣般的涛声。诗人用“万鼓”和“一声雷”来形容涛声的威力和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怒涛直欲浮天去,急浪犹能带雨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涛的动态,它像是要将天空托起,浪花如同能带来雨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想象力。 “岂但皇都夸伟观,要令区宇绝纤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江涛壮观的赞美之情,不仅皇都的人们可以欣赏到这样的景象,而且整个地区都因为这样的景象而变得纯净无尘。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灵胥勇志嗟何在,共吊江山付此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江山易主的感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江山易主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江涛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江山易主的感慨。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倏见江头万鼓催,更闻脚底一声雷。
怒涛直欲浮天去,急浪犹能带雨来。
岂但皇都夸伟观,要令区宇绝纖埃。
灵胥勇志嗟何在,共吊江山付此杯。

关键词解释

  • 江头

    引用解释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读音:jiā

  • 脚底

    读音:jiǎo dǐ

    繁体字:腳底

    短语:腿 足 韵脚 脚

    英语:sole

    反义词: 头顶

    详细释义:脚的底部。如:『天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