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能妨远目,因遣去闲枝。
意思:为能妨碍远目,于是派去闲枝。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桃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对槿篱、池水、山景、垂钓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首联“插槿作藩篱,丛生覆小池。为能妨远目,因遣去闲枝”,槿篱是由槿树自然生长而成的篱笆,它覆盖了小池,形成了一片天然的屏障。然而,这屏障却妨碍了远眺,因此诗人遣去闲枝,让槿篱重新展现其自然之美。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理解,也暗示了生活中的一些“障碍”也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
颔联“邻叟偷来赏,栖禽欲下疑。虚空无障处,蒙闭有开时”,邻叟前来欣赏槿篱的美景,栖禽因新枝繁茂而犹豫是否在此下栖。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也暗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有时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证明。
颈联“苇鹭怜潇洒,泥鳅畏日曦。稍宽春水面,尽见晚山眉”,鹭鸶在清爽的空气中自由飞翔,泥鳅在温暖的阳光下享受阳光,这些细节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水面稍宽,晚山尽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尾联“岸稳人偷钓,阶明日上基。世间多弊事,事事要良医”,人们在此岸边悠闲地垂钓,台阶在阳光下清晰可见,然而诗人却指出世间存在着诸多弊端,需要良药来医治。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的关注。它提醒我们尊重自然、理解生活、关注社会,同时也启示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弊端,需要用智慧和勇气去寻求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