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晴》 薄暮俱到山,各不见踪迹。

薄暮俱到山,各不见踪迹。

意思:傍晚赶到山,各不见踪迹。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晚晴》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夕卧》,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在傍晚时分卧病在床的感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段“幽卧不知晴,樯梢见斜日。披衣起四望,天际山争出。”描绘了作者卧病在床的情景,窗外夕阳西下,他披衣而起,望向天际,看到山峦起伏。这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接下来的几段,作者通过描绘渚蒲净、沙鸥逸等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身处乱世,受到各种压迫和困扰的感受。“避盗半九围,两脚不遗力。”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社会现实的无奈和苦闷。 接着,作者对前人的弧矢进行了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疑问。“岂知百代后,反使奸宄密。”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发展的担忧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最后,作者通过“人生如归云,空行杂徐疾。”这一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他感叹人生就像云彩一样,有时快有时慢,有时高有时低,但最终都会到达目的地。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作者通过对当前社会现实的无奈和苦闷的描述,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担忧,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的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幽卧不知晴,樯梢见斜日。
披衣起四望,天际山争出。
光辉渚蒲净,意气沙鸥逸。
避盗半九围,两脚不遗力。
川陵各异态,艰难常一律。
胡为作弧矢,前圣意莫诘。
岂知百代后,反使奸宄密。
腐儒徒叹嗟,救币知无术。
人生如归云,空行杂徐疾。
薄暮俱到山,各不见踪迹。
念此百年内,可复受忧戚。
林木方翳然,放怀陶兹夕。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薄暮

    读音:bó mù

    繁体字:薄暮

    短语:暮 夕 垂暮

    英语:twilight

    意思:
    1.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

  • 踪迹

    解释

    踪迹 zōngjì

    [trace;track;footprint;vestige] 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不留踪迹

    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