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之不聚,拨之不散。
意思:拥有的不集中,拨的不散。
出自作者[宋]释大观的《偈颂五十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寓言般地描绘了人生的一种境界。春风缓,春日暖,山鸟嘲啾,山花烂熳,这是自然的常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引出了达磨面壁九年,归宗拭坏双眼的故事,寓意着人生在世,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诸人还会么,南山粲。”诗人似乎在询问众人,是否能够领悟这种境界。而“白石烂”则象征着一种纯净无暇的美,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美。拥之不聚,拨之不散,听之不闻,觑之不见。这四句描绘了这种美的一种特性,它不是可以用肉眼看见的,也不是可以用手触摸的,更不是可以用耳朵听见的。它是一种超越了感官体验的美,是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越物质、超越感官的美的境界,表达了人生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脱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美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这种深层次的哲理思考和审美体验,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