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学士河东转运》 朱轓邦伯至,黄绶县官迎。

朱轓邦伯至,黄绶县官迎。

意思:朱辐长官到,黄色绶带县官员迎接。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李学士河东转运》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重持使者节,北上太行行》是一首描绘诗人再次手持使者节,北上太行的壮丽景象和感慨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边疆士兵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山川壮美和人才俊逸的赞美。 首联“未注螭头笔,来賙塞下兵”,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边疆士兵的同情和关怀。他感叹边疆士兵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表达了对他们的关怀和同情。 颔联“朱轓邦伯至,黄绶县官迎”,诗人描绘了边疆官员的威严和边疆官员受到的欢迎。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官员的敬意和对他们的赞扬。 颈联“腊雪临关密,宵烽出堠明”,诗人描绘了边塞的严寒和边疆士兵的辛勤工作。这里表达了对边疆士兵的敬意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官员的赞扬。 尾联“此地多才俊,其人不易轻”,诗人表达了对山川壮美和人才俊逸的赞美。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山川壮美和人才俊逸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对边疆士兵、官员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才的重视。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山川壮美的赞美和对边疆士兵的同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重持使者节,北上太行行。
未注螭头笔,来賙塞下兵。
朱轓邦伯至,黄绶县官迎。
腊雪临关密,宵烽出堠明。
山川壮汾晋,戎马说幽并。
此地多才俊,其人不易轻。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邦伯

    读音:bāng bó

    繁体字:邦伯

    英语:Baumber

    意思:州牧。古代用以称一方诸侯之长。
    《书召诰》:“命庶殷侯甸男邦伯。”
    孔传:“邦伯,方伯,即州牧也。”后因称刺史

  • 县官

    解释

    县官 xiànguān

    (1) [county magistrate]∶县的地方长官

    县官急索租。——唐· 杜甫《兵车行》

    县官日有禀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

  • 朱轓

    读音:zhū fān

    繁体字:朱轓

    意思:车乘两旁之红色障泥。
    《汉书景帝纪》:“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所以为之藩屏,翳尘泥也。”后常以“朱轓”指贵显者之车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