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永嘉黄仲炎文卷二首》 书坊黄册诱儿童,朝取封侯夕拜公。

书坊黄册诱儿童,朝取封侯夕拜公。

意思:书坊黄册引诱儿童,朝廷得到封侯晚上为您。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题永嘉黄仲炎文卷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劝诫君王,表达了对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现象的关注。诗中通过描绘一些儿童因为读书而获得功名利禄,对比了不同人的境遇,并借此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期望。 首句“书坊黄册诱儿童,朝取封侯夕拜公”,描绘了书坊中黄册诱发了儿童对功名的渴望,他们朝夕之间便能获得封侯拜相的荣耀。这里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儿童产生的深远影响。 “贾董奇材无地立,欧苏精鉴与人同”两句,通过对比贾董和欧苏等人,表达了社会公正的问题。贾董是古代的杰出人物,但他们在社会上却无法立足,而欧苏等人的精鉴却与人相同,这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平。 “安知李廌麾门外,不觉刘几入彀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不公平的现象。李廌被逐出大门,刘几却不知不觉地进入彀中,这反映了社会上的不公和权力的滥用。 最后,“蚤晚君王求极谏,莫教豪杰泣途穷”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期望,希望君王早晚都能听到忠言极谏,不要让豪杰们流落街头。这既是对君王的期望,也是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期望和对君王的劝诫。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上的不公现象,鼓励我们追求公正和公平,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那些为正义而奋斗的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书坊黄册诱儿童,朝取封侯夕拜公。
贾董奇材无地立,欧苏精鉴与人同。
安知李廌麾门外,不觉刘几入彀中。
蚤晚君王求极谏,莫教豪杰泣途穷。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书坊

    引用解释

    1. 唐 代朝省藏书的馆院。亦为文臣学士校书、修史的处所。 唐 韦述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台座徵人杰,书坊应国华。”

    2.旧时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 五代 时书肆, 北宋 时书林、书堂, 南宋 时书棚以及 明 清 时书铺,皆泛称书坊。 宋 朱熹 《答胡季随书》:“误本之传,不但书坊而已, 黄州 印本亦多有

  • 儿童

    读音:ér tóng

    繁体字:兒童

    短语:稚子 幼儿 孩子 小子 小儿 孺 竖子 孩 囡 报童 小孩子 小 小孩 童 娃娃 幼 小家伙 童子

    英语:child

  • 黄册

    读音:huáng cè

    繁体字:黃冊

    意思:(黄册,黄册)

    1.明·清为徵派赋役编造的户口册籍。男女始生为黄,一说户口册籍的封面为黄色,故名。
    明·张萱《疑耀》卷二:“今制,丁口税粮,十岁一籍其数,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