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扬州慢·淮左名都》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意思: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画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全文创作背景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在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姜夔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感慨不已。扬州曾是历史上的繁华之地,但经过金兵两次大举南侵,扬州变得破败不堪。姜夔回忆起昔日扬州的繁华,悲叹今天的荒凉,因此创作了这首词,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作者介绍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清角

    读音:qīng jiǎo

    繁体字:清角

    意思:I

    1.清越的号角。
    宋·姜夔《扬州慢》词:“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清·昭槤《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渐闻清角声扬,远林呦

  • 空城

    读音:kōng chéng

    繁体字:空城

    意思:荒凉的城市。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
    南朝·宋·颜延之《还至梁城作》诗:“故国多乔木,空城凝寒云。”
    唐·李嘉祐《

  • 黄昏

    读音:huáng hūn

    繁体字:黃昏

    短语:暮 夕

    英语:dusk

    意思:(黄昏,黄昏)

    1.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时候。
    《楚辞离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