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虞美人·犹疑绿萼花微甚》 又向天人想见、洛阳春。

又向天人想见、洛阳春。

意思:又向天人们想象、洛阳春。

出自作者[宋]刘辰翁的《虞美人·犹疑绿萼花微甚》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咏莲》,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将莲花这一自然物象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首句“犹疑绿萼花微甚,难与青莲并”中,“绿萼”指的是梅花,而“青莲”则是莲花。作者以微妙的差别来形容两者,暗示莲花的美超越了梅花,难以与之相匹。这种对比的手法,不仅突出了莲花的美丽,也增加了诗的深度和张力。 “青莲朵朵是天人,又向天人想见、洛阳春”,描绘了莲花在洛阳绽放的美丽景象,仿佛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这里的“天人”形象,既是对莲花的赞美,也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多情素质尘生步,况被潘妃污”,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怜爱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莲花所处的环境——被尘土所污染的潘妃(指牡丹)旁边。这种对比突出了莲花的高洁品质,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被世俗所污染的无奈和感慨。 “此花仍是□微赪。却似娇波波外、两眉青”,最后两句描绘了莲花在阳光下微微泛红的景象,如同女子娇嫩的眼波外微红的面颊,增添了几分柔情和妩媚。这里的比喻形象生动,将莲花比作女子,既表现了莲花的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莲花的高洁品质和美丽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犹疑绿萼花微甚。
难与青莲并。
青莲朵朵是天人。
又向天人想见、洛阳春。
多情素质尘生步。
况被潘妃污。
此花仍是微赪。
却似娇波波外、两眉青。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关键词解释

  • 洛阳

    读音:luò yáng

    繁体字:洛陽

    英语:loyang

    意思:(洛阳,洛阳)
    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
    明徐渭《牡丹赋》:“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东青州而南

  • 天人

    读音:tiān rén

    繁体字:天人

    英语:[Formal] a person with outstanding looks

    意思:
    1.指洞悉宇宙人生本原的人。
    《庄子天下》:

  • 想见

    读音:xiǎng jiàn

    繁体字:想見

    英语:infer; gather

    意思:(想见,想见)
    推想而知。
    《史记孔子世家论》:“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宋·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