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贤师续佛寿颂》 出家无正因,不得正命食。

出家无正因,不得正命食。

意思:出家不正是因为,不可得正命吃。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晓贤师续佛寿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典型的佛教禅诗,通过描绘出家修行、佛法智慧等主题,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首先,“养子续佛寿,非为养色身”表达了佛教中关于修行和延续佛法的理念。这里的“养子”可以理解为修行者自身的修行,而“续佛寿”则是指延续佛的智慧和生命,而非仅仅为了养活自己的色身(肉体)。这种理念强调了修行的本质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而非仅仅为了满足物质需求。 “捧打石师子,只要实头人”则描绘了禅宗中常见的“棒喝”教育方式。禅师以石狮为比喻,教导弟子要追求真实、实在的人,而非空洞无物的表面形式。这种方式旨在通过直观的体验和启示,让弟子领悟佛法的真谛。 “出家无正因,不得正命食”表达了出家修行的本质,即通过断绝世俗的欲望和执着,获得真正的生命之食。这里的“正命食”是指通过正当途径获得的生活来源,而非贪图物质享受。出家修行者通过断除贪欲和执着,获得真正的生命之食,即佛法的智慧和慈悲。 “是真出家儿,不费秋毫力”强调了真正的出家修行者不需要外在的物质支持,而是依靠内在的智慧和慈悲来获得力量。这种态度体现了修行的自给自足和内在的成长。 “讲得天雨花,说得石点头”则描绘了禅师们通过智慧的言说,能够感动天地,让石头为之动容。这体现了禅宗的神秘性和不可思议的力量,也表达了禅师们通过言传身教,能够启迪弟子的心灵。 最后,“人人是檀越,负命者上钩”表达了禅宗中关于众生平等和慈悲为怀的理念。这里的“檀越”是指布施者,而“负命者”则是指那些在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禅师们认为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布施者和受惠者,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身边的人,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佛教禅宗中的修行理念、教育方式、生命智慧以及众生平等等主题,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它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成长和精神的提升,关注身边的人,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养子续佛寿,非为养色身。
捧打石师子,只要实头人。
出家无正因,不得正命食。
是真出家儿,不费秋毫力。
讲得天雨花,说得石点头。
人人是檀越,负命者上钩。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出家

    读音:chū jiā

    繁体字:出家

    英语:pravrajana; cloister

    意思:
    1.离开家庭。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是故无董·景之才、倪·匡之志,而欲强捐身出家

  • 不得

    读音:bù dé

    繁体字:不得

    英语:must not

    意思:
    1.不能得到;得不到。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汉·晁错《论贵粟疏》:“夫腹飢不

  • 无正

    引用解释

    1.谓没有正确的。《国语·晋语四》:“ 管仲 殁矣,多谗在侧。谋而无正,衷而思始。” 韦昭 注:“无正,无正从也。”

    2.无人评正是非。《楚辞·严忌<哀时命>》:“怀瑶象而佩琼兮,愿陈列而无正。” 朱熹 集注:“无正,言无人能知己之贤,而平其是非也。”

    读音:wú zhèng

  • 得正

    读音:de zhèng

    繁体字:得正

    意思:谓得正道。
    《礼记檀弓上》:“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孔颖达疏:“吾今更何求焉,唯求正道易换其箦而即仆焉。”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