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有虚明处,中藏窈窕人。
意思:传说有虚明处,中藏窈窕人。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仙游潭五首·玉女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洞门苍藓合,逼仄不容身》,它是一首描绘山中洞门景象的诗。通过对洞门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诗人展现出了一种幽深、神秘、宁静而美丽的山林氛围。
首两句“洞门苍藓合,逼仄不容身”,诗人以苍藓满布的洞门为背景,描绘出洞门的古老和深邃。而“逼仄”一词则暗示了洞门的狭窄,给人一种幽深不可测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传有虚明处,中藏窈窕人”,是对洞内景象的想象和猜测,诗人似乎听说洞内有一处光亮通明的地方,而且可能藏着一位窈窕的仙女。这样的描述增添了诗的神秘感,也增加了人们对洞内景象的想象空间。
“吹笙桥上月,拾翠洞南春”这两句则描绘了洞外的景象,月光下的吹笙桥和南边的拾翠洞,春意盎然,景色优美。这两句与前面的洞内景象形成对比,展现了山林的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往往来山下,萧然雨洒尘”,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山下,描述了山下雨后的景象,清新自然,与山中的宁静氛围形成呼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洞门、洞内、洞外以及山下景象,展现出了一种幽深、神秘、宁静而美丽的山林氛围。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