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僧舍小山三首》 枕簟日逃署,轩窗时卧游。

枕簟日逃署,轩窗时卧游。

意思:枕垫天逃避署,轩窗时游记。

出自作者[宋]晁冲之的《僧舍小山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烂石有佳色,禅房叠更幽,九疑峰不断,十字水长流。> 枕簟日逃署,轩窗时卧游。
吾衰更何往,只此对汤休。》是作者对禅房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禅房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首先,“烂石有佳色,禅房叠更幽”描绘了禅房周围的环境,烂石的美色和禅房的叠翠幽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欣赏,也暗示了作者对清净、幽深的生活环境的向往。 “九疑峰不断,十字水长流”是对周围环境的进一步描绘,九疑峰的连绵不断和十字水的长流,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进一步强化了禅房的幽静氛围。 “枕簟日逃署,轩窗时卧游”描绘了作者在禅房的生活,通过枕簟和轩窗,作者在炎热的夏日中逃离了酷暑,通过时卧游,作者在窗边欣赏美景,感受自然。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最后,“吾衰更何往,只此对汤休”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对自己年老无事的感慨。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安慰,表达了作者对禅房的深深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禅房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净、幽深的生活环境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烂石有佳色,禅房叠更幽,九疑峰不断,十字水长流。
枕簟日逃署,轩窗时卧游。
吾衰更何往,只此对汤休。
作者介绍
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宋代江西派诗人,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关键词解释

  • 枕簟

    读音:zhěn diàn

    繁体字:枕簟

    意思:枕席。泛指卧具。
    《礼记内则》:“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
    唐·韩愈《新亭》诗:“水文浮枕簟,瓦影荫龟鱼。”
    宋·黄庭坚《次韵曾

  • 卧游

    读音:wò yóu

    繁体字:卧游

    意思:(卧游,卧游)
    谓欣赏山水画以代游览。后亦指看内容生动的游记、图片或记录影片等。
    《宋书宗炳传》:“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偏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