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石湖兰若(二首)》 荷花荡西湖水深,上有兰若当高岑。

荷花荡西湖水深,上有兰若当高岑。

意思:荷花荡西湖水深,上有兰若当高峰。

出自作者[明]蒲庵禅师的《游石湖兰若(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景色、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荷花荡的深水、高岑的兰若寺、猿鸟的叫声、僧人的定心、秋林的橘子、空涧的棠梨、扫石坐竹的闲适以及与山人的静心交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西湖秋日画卷。 首句“荷花荡西湖水深,上有兰若当高岑”,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点出了西湖的荷花荡,水深且清澈,高岑之上的兰若寺在深秋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这句诗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荷花荡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深邃。 “客吟时见猿鸟下,僧定不闻钟磬音”,诗人通过描绘客人的吟咏声和猿鸟的叫声,展现了自然的生动与和谐。同时,僧人的定心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里没有钟磬之音,暗示了僧人已经融入了自然之中,与万物同息。 “雨香秋林橘子熟,云落空涧棠梨阴”,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西湖景色,雨后的秋林,橘子成熟,香飘四溢;云落空涧,棠梨婆娑。这两句诗以动显静,通过描述秋林和棠梨的成熟,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进一步烘托了西湖的宁静与深远。 “扫石坐竹静与山人论素心”,诗人在此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闲来扫石坐竹的闲适,以及与山人(即隐士)论素心的静心。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荷花荡、兰若寺、猿鸟、僧人、秋林、棠梨以及山人等元素,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同时,诗中的“静”与“闲适”也表现了诗人对静心、素心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荷花荡西湖水深,上有兰若当高岑。
客吟时见猿鸟下,僧定不闻钟磬音。
雨香秋林橘子熟,云落空涧棠梨阴。
闲来扫石坐竹里,静与山人论素心。
¤

关键词解释

  • 荷花

    解释

    荷花 héhuā

    (1) [lotus]

    (2) 多年生草本,生于水中,叶圆大,花红或白,种子称莲,地下茎为藕

    (3) 莲的花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兰若

    读音:lán rě

    繁体字:蘭若

    英语:temple

    意思:(兰若,兰若)

    1.兰草与杜若。皆香草。
    《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珪。”

  • 西湖

    读音:xī hú

    繁体字:西湖

    英语: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意思:湖名。我国以“西湖”名者甚多,多以其在某地之西为义。
    (1)在浙江·杭州城西。

  • 高岑

    读音:gāo cén

    繁体字:高岑

    意思:
    1.高山。
    《文选王粲<登楼赋>》:“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李善注:“山小而高曰岑。”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中:“前去之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