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乡子·何处可魂消》 京口终朝两信潮。

京口终朝两信潮。

意思:京口始终朝两封信潮。

出自作者[宋]张先的《南乡子·何处可魂消》

全文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离别之际,面对潮水涌动、行船远去的情景,表达了离愁别绪之情。 首句“何处可魂消”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苦。接下来“京口终朝两信潮”描述了京口的潮水信期而来,不停地涌动,这潮水不仅呈现了自然景象的壮观,也衬托了作者内心的翻腾。 “不管离心千叠恨,滔滔。催促行人动去桡。”这几句描绘了潮水无情,不管人们离别的痛苦,依旧催促行人启程。此处,作者借潮水表达了生活的无情和离别的无奈。 下片“记得旧江皋。绿杨轻絮几条条。”作者回忆旧时的江景,绿杨飘絮,春意盎然。这与眼前的离别之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作者的离愁。 “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这几句描绘了春水映照着夕阳的余晖,一望无际,远方有一位多情的人在画桥上站立。这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也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人的眷恋和思念。 整首词意象生动,情感真挚,通过对潮水和江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处可魂消。
京口终朝两信潮。
不管离心千叠恨,滔滔。
催促行人动去桡。
记得旧江皋。
绿杨轻絮几条条。
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
有个多情立画桥。
作者介绍 张先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关键词解释

  • 京口

    读音:jīng kǒu

    繁体字:京口

    英语:Jingkou

    意思:古城名。在今江苏·镇江市。公元209年,孙权把首府自吴(苏州)迁此,称为京城。公元211年迁治建业后,改称京口镇。
    东晋、南

  • 终朝

    读音:zhōng zhāo

    繁体字:終朝

    英语:all morning; the whole morning

    意思:(终朝,终朝)

    1.早晨。
    《诗小雅采绿》:“终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