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崔琦赴宣州幕》 何处遥知最惆怅,满湖青草雁声春。

何处遥知最惆怅,满湖青草雁声春。

意思:什么地方遥知最惆怅,满湖青草雁声春。

出自作者[唐]卢纶的《送崔琦赴宣州幕》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和对生活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第一句“五马临流待幕宾,羡君谈笑出风尘。”描绘了友人待客的场景,五匹马在河边等待宾客,友人谈笑风生,令人羡慕。这里通过描绘友人的待客之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身闲就养宁辞远”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尽管远离家乡,但只要能够为朋友效劳,他并不介意。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三句“世难移家莫厌贫”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尽管社会动荡,生活艰难,但他并不因此而厌弃贫穷的生活。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第四句“天际晓山三峡路,津头腊市九江人。”描绘了诗人眼中的美丽景色和热闹的市井景象。这里通过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何处遥知最惆怅,满湖青草雁声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尽管春天已经来临,但远方的友人却不能相见,令人感到惆怅。这种惆怅之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友人待客之道、豁达的人生态度、坚韧不拔的精神、美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马临流待幕宾,羡君谈笑出风尘。
身闲就养宁辞远,世难移家莫厌贫。
天际晓山三峡路,津头腊市九江人。
何处遥知最惆怅,满湖青草雁声春。
作者介绍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关键词解释

  • 青草

    读音:qīng cǎo

    繁体字:青草

    意思:
    1.青色的草。区别于“枯草”、“干草”。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野无青草。”
    杜预注:“在野则无蔬食之物。”
    孔颖达疏:“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遥知

    读音:yáo zhī

    繁体字:遙知

    意思:(遥知,遥知)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王安石《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