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画菊与某官留别》 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意思:我的家很有东篱菊,回到去年秋天风忍受寒冬。

出自作者[清]郑燮的《画菊与某官留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在仕途上感到无奈和困窘的情绪,同时又借用了菊花这个象征,表达了坚守节操和抵抗困境的决心。 首句“进又无能追又难”直接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困境,进不能升官,退又无法脱身,显示了一种无奈和困顿的状态。这种情绪在第二句“宦途跼蹐不堪看”中进一步得到强化,诗人直接表达了对仕途的困窘和不堪。 然后,诗人在后两句中借用了菊花的意象,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态度。“吾家颇有东篱菊”一句,既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超脱,又是对自我节操的一种肯定和坚守。最后一句“归去秋风耐岁寒”,更是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困苦,坚守自我,勇往直前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坚守节操,不畏艰难的决心和勇气。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进又无能追又难,宦途跼蹐不堪看。
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关键词解释

  • 东篱

    读音:dōng lí

    繁体字:東籬

    英语:Dongli

    意思:(东篱,东篱)

    1.晋·陶潜《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因以指种菊之处;菊圃。
    唐·杨炯《

  • 岁寒

    读音:suì hán

    繁体字:歲寒

    英语:cold season in a year

    意思:(岁寒,岁寒)

    1.一年的严寒时节。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

  • 归去

    读音:guī qù

    繁体字:歸去

    英语:go back; return

    意思:(归去,归去)

    1.回去。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唐·李白

  • 吾家

    读音:wú jiā

    繁体字:吾家

    意思:
    1.我家。
    《史记外戚世家》:“主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唐·杜甫《宗武生日》诗:“诗是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