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还成道,天台去学仙。
意思:鬼谷返回成功之道,天台去学仙。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送杨道士往天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鬼谷还成道,天台去学仙。行应松子化,留与世人传。
此地烟波远,何时羽驾旋。当须一把袂,城郭共依然。》是一首描绘道家生活的诗,表达了对道家修行和天台仙境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尘世的留恋和不舍。
首联“鬼谷还成道,天台去学仙”,诗人以鬼谷子还成道和要去天台学仙的典故,表达了对道家修行的向往和对神仙生活的憧憬。鬼谷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他通过修行得道成仙的传说,成为了诗人向往道家生活的象征。而天台则是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诗人也希望能够去那里学仙成道。
颔联“行应松子化,留与世人传”,诗人表达了对于道家修行成果的想象,认为修行者应该像松子一样化为仙药,留给世人传颂。这里诗人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道家的修行成果比作松子,寓意着道家的智慧和修行成果能够为世人所传颂。
颈联“此地烟波远,何时羽驾旋”,诗人描绘了道家修行者的居所——烟波浩渺的仙境,表达了对这种美好环境的向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何时能够驾着羽翼回到这里的期待。这里的“羽驾”是诗人想象中的飞行工具,代表着诗人对于飞升成仙的渴望。
尾联“当须一把袂,城郭共依然”,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的留恋和不舍。诗人认为自己将会与城郭共存,表达了对尘世生活的眷恋之情。这里的“一把袂”是诗人的感慨和承诺,表达了他对于尘世生活的珍惜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对道家生活的描绘和对神仙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自己对于修行的渴望和对尘世的深情厚意。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