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镇远》 山川连蜀道,市井杂夷歌。

山川连蜀道,市井杂夷歌。

意思:山川连蜀道,市井杂夷歌。

出自作者[明]何景明的《镇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地僻先摇落,空亭长绿莎》是一首描绘自然环境和旅途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寥的感受。 首联“地僻先摇落,空亭长绿莎。”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旅途的寂寞。这里的环境偏僻,早早地就感受到了秋天的来临,树叶飘零,草叶枯黄。而空荡荡的亭子周围,只有绿草依然茂盛,形成了一种对比,凸显了环境的寂静和孤独。 颔联“山川连蜀道,市井杂夷歌。”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所经过的山川和市井景象。这里既有险峻的蜀道,又有杂乱的夷人歌声,这些景象都为旅途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故事。然而,这也只是旅途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孤独和寂寞。 颈联“旅箧衣裳少,秋程风雨多。”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的感受。由于行李箱中衣物少,所以旅途中的风雨对诗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扰。这里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也表达了诗人的坚韧。 尾联“无人相问讯,尽日抚寒柯。”是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直接表达。在旅途中没有人可以问候和照顾他,他只能整天抚摸着寒冷的树枝来打发时间。这里既有诗人的无奈,也有诗人的自我安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旅途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诗中既有对环境的描绘,也有对旅途的描绘,更有对自我感受的描绘,形成了一种丰富的表达方式。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的坚韧和自我安慰的精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地僻先摇落,空亭长绿莎。
山川连蜀道,市井杂夷歌。
旅箧衣裳少,秋程风雨多。
无人相问讯,尽日抚寒柯。
作者介绍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

关键词解释

  • 山川

    读音:shān chuān

    繁体字:山川

    英语:mountains and rivers; land; landscape

    意思:
    1.山岳、江河。
    《易坎》:“天险,不可升也,

  • 蜀道

    读音:shǔ dào

    繁体字:蜀道

    英语:Shudao

    意思:蜀中的道路。亦泛指蜀地。
    唐·温庭筠《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早梅悲蜀道,高树隔昭丘。”
    《隶续汉建平郫县碑》宋·

  • 市井

    读音:shì jǐng

    繁体字:市井

    英语:town; marketplace

    意思:
    1.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其得名之由,有数说:
    (1)《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

  • 夷歌

    读音:yí gē

    繁体字:夷歌

    意思:夷人的歌曲。亦泛指外族的歌曲。
    《后汉书西南夷传论》:“夷歌巴舞殊音异节之技,列倡于门外。”
    晋·左思《蜀都赋》:“陪以白狼,夷歌成章。”
    唐·杜甫《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