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薄愁浓,敧枕听寒漏。
意思:酒薄愁浓,敧枕听寒漏。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祝英台近·客毡寒》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孤独和愁苦。让我们一步步地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开头“客毡寒,兰房悄,金炉爇红兽”描绘了冬夜的寒冷和寂静。客居他乡的毡毯带来寒意,而闺房中则是一片寂静,金炉中的红兽香炉散发出温暖的气息。这种对比营造出一种深深的孤寂感。
“好个霜天,消遣正宜酒”进一步表达了这种孤独和愁苦。霜天正是需要酒来消遣的时候,然而酒却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愁绪。
“嫩橙初截鹅肪,肌肤香透”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初截的橙子如同鹅脂般滑润,肌肤透出香气。这种美好的回忆与当前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又还记、吴姬纤手”这里回忆起曾经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但“事难偶”表达了现实中的无奈和失落。
“墨冻空染梨笺,新词谩题就”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愁绪。笔墨在冻硬的梨笺上徒然染墨,而新词也只是随意写就。
“酒薄愁浓,欹枕听寒漏”这里描绘了作者在愁苦中无法入睡,只能斜倚枕头听着寒夜的滴漏声。
“可堪霜月亭亭,照人无寐”这里霜月高照,使得作者更无法入睡,孤独和愁苦之情达到了高潮。
“映窗外、一枝梅瘦”结尾这句描绘了窗外一枝梅瘦的景象。这个细节给人以温暖和希望,尽管诗人的内心仍然愁苦,但至少还有一枝梅在陪伴着他。这个结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坚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的景象,通过对比、反衬等手法,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孤独和愁苦,同时也透露出坚韧和希望。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