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明朝、日压雕檐,万家清泪悬。
意思:怕明天、天压雕檐,万家清泪挂。
出自作者[现代]沈祖棻的《霜花腴 雪》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庚午秋暮,与友人夜登清凉台,望西苑,感而赋之》,作者是清代诗人王士祯。这首诗的主题是秋夜登台,对往昔和现实的对比和反思,情感深沉而悲凉。
首联“篆灰拨尽,乍卷帘、无端絮影漫天。风噤寒鸦,路迷归鹤,琼楼消息谁传?灞桥梦残,纵凭高、休望长安。”,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色中的景象,如“无端絮影漫天”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夜空中飘飞的云影,而“风噤寒鸦”则描绘了风声紧促,鸦声寒冷的秋夜环境。同时,“灞桥梦残”也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留恋。
接着,“记当时、碧树苍崖,渺然难认旧山川。”这里诗人回忆起当时的山川景色,但现在却变得难以辨认。这种对比反映了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悲凉。
“愁问冻痕深浅,早鱼龙罢舞,太液波寒。”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对京城深深的忧虑和关切,尤其是对太液波寒的担忧,象征着朝廷的冷落和衰败。
“关塞荒云,官城冷月,应怜此夜重看。”这几句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城内的冷月,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无奈。
“洗杯试笺,枉盼他、春到梅边。”这里用“洗杯试笺”表达了诗人想要改变现状的努力,但“枉盼他、春到梅边”则表明这种努力是无用的,春天也无法带来希望的变化。
最后,“怕明朝、日压雕檐,万家清泪悬。”描绘了时间已经到了夜晚,但诗人的心情却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沉重。这里的“清泪悬”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悲凉,通过对秋夜登台的描绘和对往昔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无奈。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