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松斋偶兴》 置心思虑外,灭迹是非间。

置心思虑外,灭迹是非间。

意思:设置思想顾虑,灭绝是非之间。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松斋偶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置心思虑外,灭迹是非间。约俸为生计,随官换往还。耳烦闻晓角,眼醒见秋山。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从标题可以看出,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种退隐生活的状态,诗人在职场上忙碌一天后,回到家中,松檐下的时光成为了他的闲暇之地。 首联“置心思虑外,灭迹是非间。”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退隐后的生活状态。他不再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心思不再被繁琐的事情所牵绊,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颔联“约俸为生计,随官换往还。”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经济状况。他依靠薪俸来维持生计,随着官位的升迁变换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处之,不追求奢华,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颈联“耳烦闻晓角,眼醒见秋山。”描绘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欣赏和感受。早晨的号角声让他感到烦扰,但同时也提醒他新的一天的开始;秋天的山景让他眼前一醒,感受到了季节的变换。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尾联“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感谢这半日的闲暇时光,在松檐下享受生活的平静和安宁。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感恩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然处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置心思虑外,灭迹是非间。
约俸为生计,随官换往还。
耳烦闻晓角,眼醒见秋山。
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灭迹

    读音:miè jì

    繁体字:滅跡

    英语:destroy the evidence

    意思:(灭迹,灭迹)
    见“灭蹟”。

    详细释义:消灭踪迹。文选?李陵?答

  • 思虑

    读音:sī lǜ

    繁体字:思慮

    短语:沉思 盘算 寻味 思维 构思 虑 琢磨 默想 想 揣摩 思想 酌量 合计 寻思 思

    英语:thoughtfulness

  • 是非

    读音:shì fēi

    繁体字:是非

    短语:曲直 是非曲直

    英语:right and wrong

    意思:
    1.对的和错的;正确与错误。
    《礼记曲礼上》:

  • 非间

    读音:fēi jiān

    繁体字:非間

    意思:(非间,非间)
    非难,有异议。
    《汉书刘歆传》:“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
    歆数以难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