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李羽处士故里》 终知此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篇。

终知此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篇。

意思:始终知道这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篇。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李羽处士故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愁绪和无法消散的遗憾。 首句“柳不成丝草带烟”,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不再发出柔嫩的丝条,小草在烟雾中生长。这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开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春天的片段,其中蕴含着作者的愁绪。 “海槎东去鹤归天”一句,借用海上槎天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无法到达的无奈。同时,“鹤归天”的意象也寓含着作者对年华老去的感慨。 “愁肠断处春何限”和“病眼开时月正圆”两句,以具体的春景和病眼观景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愁绪和无法消散的遗憾。春何限”表达了愁绪的无限和深沉,“病眼开时月正圆”则表达了病愈时分的孤独和寂寥。 “花若有情还怅望,水应无事莫潺湲”两句,以花和水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某种情感的遗憾和无法挽回的无奈。花若有情还怅望”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水应无事莫潺湲”则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无奈。 最后,“终知此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篇”两句,表达了作者深深的遗憾和无法消除的恨意,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无法改变的命运。这两句诗以“终知”和“辜负”两个词,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愁绪和无法消散的遗憾。诗中充满了意象和象征,让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柳不成丝草带烟,海槎东去鹤归天。
愁肠断处春何限,病眼开时月正圆。
花若有情还怅望,水应无事莫潺湲。
终知此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篇。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南华

    读音:nán huá

    繁体字:南華

    意思:(南华,南华)

    1.《南华真经》的省称。即《庄子》的别名。
    唐·贾岛《病起》诗:“灯下《南华》卷,袪愁当酒盃。”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

  • 辜负

    读音:gū fù

    繁体字:辜負

    英语:let down

    意思:(辜负,辜负)

    1.亏负,对不住。
    《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卫将军姜维率嶷等因简之资以出陇西”裴松之注引晋

  • 销难

    读音:xiāo nán

    繁体字:銷難

    意思:(销难,销难)
    消除灾难。
    唐·陆贽《授王武俊李抱真官封并招谕朱滔诏》:“叛而伐之,服而舍之,销难爱人,实惟朕志。”

    解释:1.消

  • 一篇

    读音:yī piān

    繁体字:一篇

    意思:
    1.古时文字皆着之于竹简,用牛皮编串如册,是为一篇。后因称首尾完整的文字为一篇。
    《墨子明鬼下》:“圣人一尺之帛,一篇之书。”
    汉·王充《论衡本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