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辞东庙途中作》 固然天远大,加以眼高明。

固然天远大,加以眼高明。

意思:当然天远大,加用眼高明。

出自作者[宋]曾丰的《辞东庙途中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海近微茫白,山穷次第平》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从题目可以看出,诗中描绘的是海和山的景象,而通过“微茫”、“次第平”等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描绘这些景象时所用的细腻笔触。 首联“海近微茫白,山穷次第平”直接描绘了海的景象,海近在咫尺,却显得微茫朦胧,白茫茫一片,给人一种广阔无垠的感觉。而“山穷次第平”则描绘了山的景象,随着视线逐渐远去,山也变得平坦起来,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延伸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海的朦胧美和山的平远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固然天远大,加以眼高明”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诗人通过“天远大”和“眼高明”这两个比喻,将海的辽阔无垠和山的雄浑壮丽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这里的“天远大”并非指实际的距离远,而是通过比喻手法,表达出海的宽广无垠和深邃神秘。而“眼高明”则是指诗人眼光高明,能够看到平常人看不到的景象,这也暗示了诗人有着高远的志向和宽广的胸怀。 颈联“草木惊秋意,松先挠客情”则从侧面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草木在秋意中摇曳生姿,而松树则坚韧不拔,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客居他乡的感慨。 尾联“西风莫相恼,归计此回成”表达了诗人的归乡之念。西风无情,却也提醒诗人不要忘记归乡之计。“此回成”三字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决心和行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的朦胧美和山的平远美,同时通过比喻手法和侧面烘托的手法,将自然景象表现得生动形象。最后以西风相恼提醒诗人不要忘记归乡之计,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决心和行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近微茫白,山穷次第平。
固然天远大,加以眼高明。
草木惊秋意,松先挠客情。
西风莫相恼,归计此回成。

关键词解释

  • 高明

    读音:gāo míng

    繁体字:高明

    短语:高强

    英语:smart

    意思:
    1.指天;上天。
    《书洪范》:“沈潜刚克,高明柔克。”
    孔传:

  • 远大

    读音:yuǎn dà

    繁体字:遠大

    英语:(adj) forward looking and ambitious

    意思:(远大,远大)

    1.辽远广阔。
    宋·黄庭坚《登快阁

  • 固然

    读音:gù rán

    繁体字:固然

    短语:

    英语:admittedly (it\'s true that ... )

    意思:
    1.本来就如此。
    《左传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