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望吟》 危楼一百尺,旅雁两三行。

危楼一百尺,旅雁两三行。

意思:一个百尺高楼,旅雁两三行。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秋望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捕捉住了山间草色与水光交相辉映的美丽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首句“草色连云色,山光接水光”直接描绘了山间草色的青翠与云色的无垠相互接连,而山间的光影也与水面的光华交相辉映。诗人运用了极其简洁的语言,就将山间草水的交融、光色的交织描绘得淋漓尽致。 “危楼一百尺”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楼高百尺”的意象来进一步强化和延伸了前一句所描绘的自然美景,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以静观山水的独特视角。这里的“危楼”并非指真正的楼房,而是形容楼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危”的感觉,进一步强调了楼的高度和距离。 “旅雁两三行”则是对旅途中的大雁的描绘。大雁在天空中排成两三行,与山间的草色、水面的光华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旅雁”象征着旅人的漂泊和孤独,同时也暗示着诗人自身的境遇和情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生活和情感的抒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草色连云色,山光接水光。
危楼一百尺,旅雁两三行。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百尺

    读音:bǎi chǐ

    繁体字:百尺

    意思: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左思《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文选鲍照

  • 危楼

    读音:wēi lóu

    繁体字:危樓

    英语:high tower

    意思:(危楼,危楼)
    高楼。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沮水》:“危楼倾崖,恒有落势。”
    南朝·梁徐悱《古意

  • 两三

    读音:liǎng sān

    繁体字:兩三

    意思:(两三,两三)
    几个。表示少量。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唐·皎然《舟行怀阎士和》诗:“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

  • 一百

    读音:yī bǎi

    繁体字:一百

    意思:
    1.数词。十的十倍。
    《孟子公孙丑下》:“前日于齐,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唐·骆宾王《冬日宴》诗:“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
    宋·葛立

  • 三行

    读音:sān xíng

    繁体字:三行

    英语:triplex row

    意思:I

    1.祝酒三次。
    汉·扬雄《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不已华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