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六峰争出迎,水精笔架琉璃屏。
意思:大塘六峰争相出城迎接,水晶笔架山琉璃屏风。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过乌沙望大塘石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出城观山的经历,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山水的壮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首联“城中长恨不见山,出城见山如等闲”点明了作者长期在城市中生活,很少见到山,一出城就能看到山的平淡无奇。颔联“曹溪过了过岑岭,不惟山粗石仍犷”描述了经过曹溪和岑岭,看到山石粗犷的景象。颈联“山如可师癞满顶,石如陈三瘿联颈。一路令人眼不开,眼开令人闷不醒。”则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石的形态和给人带来的感受。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清澈见底的溪水和迎客的山峰,用水精笔架琉璃屏来形容山峰的美丽,形象生动。然后又用玉笋、冰盘、金慱山等形象的比喻来描绘山峰的形态和色彩,表现出诗人的赞叹之情。
接着,诗人用“忽然前冈平截断,万丈青炎余寸许。山神解怜客子愁,平地跳出苍琳璆。更借天公修月斧,神工一夜忙琱锼。”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山神的形象和神工鬼斧的修造,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最后,诗人用“近看定何者,远看真可画。山神自贺应自诧,古来此地无车马。”总结了自己的感受和评价,认为这座山近看并不起眼,但远看却如画一般美丽。同时,山神也为自己能够创造出这样的美景而感到自豪和惊讶,因为这里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车马经过,自然美景得以保存完好。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想象丰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