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塞上》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意思:转斗怎么长策,和亲不是长远的计划。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塞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疆战事的诗,通过对历史上的李将军的赞美和对当前战事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和平的深深思考。 首段,“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紧张气氛。诗人东出卢龙塞,客居他乡,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沿途的堠亭一个接一个,仿佛在诉说着万里边疆的漫长和艰辛。尽管环境艰苦,但汉兵仍然严阵以待,准备应对胡人的入侵。 二、三段,“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是对当前战事的反思。边疆的尘土涌起,仿佛在预示着敌人的南侵。战争并不是长久之计,和亲也并非长远之策。这里诗人对战争的残酷性和和平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五段,“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诗人对历史上的李将军表示了深深的敬意,他能够总领大军扫荡大漠,一战擒获单于,这是何等的威武。这里诗人对英勇的战士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同时也对和平的渴望溢于言表。 最后一段,“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他怀着感激之心,希望能像李将军那样纵横沙场,然而关河空郁纡,战争的残酷让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这里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深的悲凉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战事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和平的深深思考。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了他对和平的热切渴望和对战争的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远图

    读音:yuǎn tú

    繁体字:遠圖

    意思:(远图,远图)
    深远的谋划。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荣成伯曰:‘远图者,忠也。’”
    《后汉书章帝纪》:“追惟先帝勤人之德,厎绩远图,复禹弘业。”

  • 和亲

    解释

    和亲 héqīn

    [(of some feudal dynasties) attempt to cement relations with ruler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the border areas by marrying

  • 转斗

    读音:zhuǎn dòu

    繁体字:轉鬥

    意思:(转斗,转斗)
    投放诉讼状子的箱子。
    清·李渔《比目鱼肥遯》:“莫说我做官的人,离了职守,无拘无束,竟与神仙一般,就是做管家的,离了转斗,也便放心乐意,做起醉汉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